2021年6月底前郑州城建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已向市公交集团移交了全部15处场站,其中,已完工场站设5处:心怡路、杨金路、宇通路、豫兴路、腾飞街,未完工场站1处:航海西路场站(房屋建筑已完工,场区未施工);未建设场站9处:博学路、明理路、行健路、高铁站、东三环、龙源十三街、新龙路、中州大道南、朝阳路场站。
生态综合治理是郑州水系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内容。贾鲁河综合治理、郑州市牛口峪引黄工程、石佛沉砂池至郑州西区生态供水工程立足建设生态郑州,按照“全域水系、循环水系”的理念,以水源开辟、污染治理、防洪排涝、生态景观建设等为重点,着力打造生态水利、民生水利,扮靓美丽郑州,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商代王城遗址是郑州市“四大文化片区”之首,承载了郑州作为八大古都城市的悠久文化。建筑设计主张新旧共生,和而不同,以古韵新风的建筑风貌打造特色文化街区。项目的建设致力于打造郑州城市会客厅、河南文化新名片,对保护城市文脉、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城发中心项目位于郑东新区北龙湖金融岛外环7号,项目西邻金融岛内环路,举步即享银泰环湖商业圈,项目东向临龙湖,景观、视野俱佳。项目由郑州城市发展集团投资建设,占地面积14.3亩,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地下4层,地上22层。项目设计提取“嵩山书页岩”的自然形态,以中空LOW-E玻璃打造极简幕墙立面,已取得绿色建筑二星和LEED金级建筑标准预认证,致力于成为具有标示性与地标性极强的办公社区新封面。项目在5A甲级配置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植入更丰富的商业配套功能和产业共享空间,涵盖多元业态,融商务、休闲、会晤、孵
公租房是面对中低收入困难人群,租赁价格为市场价的3折。由郑州市房管局负责审核入住资格和安置人员,城发安居实施运营,截至2024年10月末运营有约5.6万套,301.14万㎡。
人才公寓是郑州市“十四五”期间百万大学生留豫工程,面向新青年、新市民就业创业人员,郑州城发安居通过回购存量房源用作人才公寓,打造“美寓”品牌,截至2024年10月末,郑州市已累计运营城发美寓人才公寓约4.4万间,总面积近182万㎡。
城发·金岱智慧产业园位于金岱科创城中部数字经济产业带,北临鼎尚街,西临文治路,南临鼎力街,东临文德路,紧邻南三环,区位优势突出。项目由郑州城市发展集团全资子集团郑州城发产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运营,是管城区首个新建小微企业园项目、郑州市第一批重点建设小微企业园项目、河南省“三个一批”签约重点项目。
该项目是河南省土地一级开发与供应改革的试点项目,也是“六统一”的试点项目,受到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省住建厅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经过市政府的同意,共有22,523亩土地开展综合整治,拆迁安置村民共计1.58万人,建设回迁安置房195万平方米,并完成域内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推进中原区城市建设进程,促进土地储备、开发整理和市场供应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土地储备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也为郑州市顺利引入华侨城,开发中原华侨城奠定了基础。
郑州南站枢纽产业园区范围为以郑州南站为核心的周边30平方公里——南四环、渠北路、绕城高速辅道、乐山路、机场高速围合区域,城发集团负责征地、基础设施、生态修复等工程建设,总投资约303亿元。
郑州火车站素有“中国铁路心脏”之称,是连接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大动脉的核心十字枢纽。项目综合整治面积约12.27万平方米,有效改善了火车站区域整体形象,提高了客运承载能力,缓解了周边区域交通压力,为郑州进一步发挥铁路枢纽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工程建设主要任务是将石佛沉砂池的黄河水,通过泵站及输水管道,将水依次提至须水河、秀水河及刘沟水库,为其输送生态基流,线路长约13.44公里,确保郑州市生态水系水清、水通,从而改善生态水系生态和居住环境,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环境,为郑州市跨越式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集团全面负责该项目投资、建设工作。项目启动以来,郑州地产充分发挥市投融资平台优势,有力推进项目有序建设,并顺利完成牛口峪工程试通水。郑州市水资源缺乏,随着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步伐,城市规模和人口会进一步加大,用水压力也会急剧上升。为缓解人口上升带来的用水压力,市政府将牛口峪引黄工程作为一项重点工程,牛口峪引黄工程的建设对改善郑州市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增强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保障。
受市重点项目建设中心委托,郑州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发集团)先后共承接了6所“9+1”市属高中阶段学校建设任务,其中第一批次建设任务共4所,分别为第五高级中学新校区项目(管城区)、第一〇三高级中学新校区项目(金水区)、第四十一高级中学(中牟县)、第五十六高级中学(中牟县);二批次建设任务2所,分别为扶轮外国语高级中学新校区项目(管城区)和第十四高级中学新校区(中牟县)。
河南省人民医院地下智能停车及综合开发项目是省内首个采用BIM5D智能化管理平台,集医疗科普、健康检查、便民服务及智能停车于一体的特色综合性智能化管理项目。采用安全、绿色的盖挖逆作法工艺施工,最大限度提高空间利用率,搭建地上一层、地下五层框架结构,打造河南省最深的医院地下停车场,可供1034个智能停车位,对改善居民就医环境,提升周边交通承载力,缓解省医周边停车难、拥堵等状况发挥重要作用。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项目,是一座集研究、文物修复、展览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博物馆,总用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项目立足“中华古都的现代复兴”和“两带一心”的角度,坚持将历史遗址保护和文化开发相结合,发掘、研究、传播郑州悠久历史文化,用优秀文化塑造城市精神,打造古都郑州标志性文化工程,助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集团先后建设郑州市北三环东延快速通道、京沙快速路、陇海路高架快速通道、京广快速路、金水路西延(金水路—嵩山北路)、南三环东延(南台路-107辅道)高架工程、南三环京广互通立交、西三环北延(科学大道-北四环)工程、惠济区三条断头路等多个道路桥梁项目,成为郑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缓解市区交通拥挤程度、改善居民出行环境、提升城市互动发展。
位于二七区金水源街道广秀社区,项目定位为Life-Hub概念的区域乐活中心,具有首个公园式体验商业、首个商业体中最大的免费儿童游乐园、配套设施完善的项目特色,计划引入150+精选品牌,填补二七新区品质商业消费空白,为周边10万组家庭服务,为消费者提供生活、商业、社交相互连接的场景,为郑州的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郑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是河南省唯一一座可以承办国内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以及国际A级单项赛事的体育场馆,取“天地之中、黄河天水”的设计理念,“一场两馆”造型方圆中正,于2019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荣获“鲁班奖”“中国建筑工程钢结构金奖”等40多个奖项,是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对外开放平台和宣传窗口,也是顶级国际赛事中心和综合演艺中心,曾成功举办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世乒赛总决赛等重大赛事,对完善城市基本功能、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升城市影响力意义重大,成为象征郑州城市活力的新地标。
金岱科创城是郑州“中优、南动、外联”布局的重要阵地,位于市中心城区南部,是连接郑州中心城区和新城区的关键节点,区域总面积约5.3平方公里。项目以建设“郑州东南经济增长极,中原地区制造协同创新引领示范区”为总目标,秉承“先生态、后生活、再生产”三生融合的发展理念,围绕新基建、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发展方向,致力于打造“智能建筑科技”和“数字经济”产业为主导的现代科创产业园区,使之成为郑州东南片区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砂文化创意园是郑州市“四大历史文化片区”之一,秉持“保护、融合、创新”的规划理念,保留园区中的近现代优秀史迹建筑,将文化创意产业与工业遗产保护相结合,顺应创新经济与消费升级发展趋势,对工业文化遗存赋予了新的包装、新的创意,将构建“文创+科创”全链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立体产业体系,并成为郑州“产业新动能、文化新经济、城市新名片”。
项目位于南三环南辅道,市场南街、南台路、市场北街围合区域,总建筑面积405824.37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69175.87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36648.50平方米。
经营范围包括测绘服务、非居住房地产租赁、水土流失防治服务、工程管理服务等,房产测绘、不动产权籍调查测绘业务量均为郑州市场占有率第一,致力成为全国一流的地理信息企业。
城发·郑开智慧产业园,是郑州市重点建设项目,位于中牟县现代服务业开发区中轴线核心板块,是郑开同城示范区桥头堡、核心区。项目总面积约179亩,总建筑面积约21万方,规划为三期开发建设。
城发·高新生物经济产业园项目位于郑州市高新区创新大道西侧、梧桐街北侧,总占地面积约137亩,总建筑面积约16万方,于2024年9月29日摘地、10月23日开工奠基,预计2025年首批次交付,2026年全面投产。项目位于郑州高新区核心区,紧邻科学大道、西四环等城市主干道,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便捷,半小时可通达全城。同时,区域内汇聚了包括郑州大学在内的多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形成以物联网、电子信息、北斗应用及新材料四大核心产业为支撑的完备产业生态,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